通過對“嫦娥五號”收集的巖石樣本進行研究,中國科學家正在揭開關于月球上地質變化和火山運動的神秘面紗。
“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北部一個巨大的熔巖平原上回收了1.7公斤被稱為玄武巖的松散火山物質。之所以選擇這個地點,部分原因是相比之前月球任務和阿波羅號任務訪問過的地區,這里可能包含更年輕的火山物質。他們希望,一個更年輕的地點能讓人們了解月球開始冷卻但仍有火山活動的時期。
去年7月,中國國家航天局向中國各地的科學家發布了首批標本。約17.5克細粒粉末和固體巖石被分配給從85個申請中選出的31個科學項目,接下來又有幾輪月球樣本的應用。
第一批研究小組迅速確定了月球巖石的年代。10月7日,一個研究小組報告這些玄武巖的年齡為19.6億年(誤差5700萬年)。不到兩周后,包括李先華博士在內的另一個研究小組證實了這些日期,估計其年齡為20億年(誤差400萬年)。這一系列結果證實,月球上的火山活動比阿波羅號帶回巖石顯示的高峰晚了近10億年。但要弄清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推遲目前還很難。
一種基于衛星觀測的理論認為,月球地幔中發現的鉀和釷等能產生熱量的放射性元素可能是火山活動的驅動因素。但當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另一個小組檢查月球玄武巖時,他們確定這些元素并不是原因。
另一種可能性是,地幔中含有足夠的水,可以降低物質融化時的溫度,從而使巖漿更容易噴發。但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林楊廷和他的同事們也進一步發現,月球巖石可能來自一個相對干燥的來源。